校友风采
首页» 校友之家» 校友风采
【风采录第四辑】适时转变何尝不是一种智慧——访82管理校友 齐新杰(转载)

人物简介

齐新杰,女,1965年出生,1982年入学,1986年bat365在线唯一官网登录(原北京轻工学院)管理学专业本科毕业。1986年进入北京友谊时装厂企业管理办公室工作。1989年进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,先后在国家人口计生委药局财务司、计划财务司、发展规划司工作。现任国家卫生计生委家庭司利益导向处处长、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委员。2004年加入农工民主党,任北京市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委、海淀区委常委、海淀区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委。

人物特写

“如今想起来,大学生活是一段遥远却又很清晰的岁月,是人生中很难忘的经历,现在我很怀念我的母校。”齐新杰缓缓道出了她对母校的情结。齐新杰参加高考时,高考制度才恢复不久,相比于如今丰富的信息渠道,当时的信息来源十分匮乏,她只能通过阅读报纸上刊登的信息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。那时,北京轻工学院刚刚原址重建,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工科类院校。齐新杰认真分析了当时中国的发展前景,认为轻工业是未来着重发展的产业,于是她选择了轻工机械设计专业,如愿进入了这所大学。

进入大学后,齐新杰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,但优良的成绩没有使她忽视对自己专业的认真思考。她发现了在优秀成绩之外的一个更重要的问题:她是否真的喜欢这个专业。她解释说:“因为机械设计需要趴在桌子上绘图,螺母、螺钉谁配谁,什么样的规格,这些都需要画清楚,我觉得一个女生不适合做这些。”这样的困惑持续了两年,直到一个全新的专业——管理学招生。她经过深思熟虑,结合自身的性格以及对未来职业的规划,毅然选择转专业,进入了管理学专业,开始了新的征程。

在大学里,齐新杰遇到了很多良师益友,这些好老师、好朋友都成了她大学时光最珍贵的回忆。她印象最深刻的老师是一位教线性代数的老师,他每次上课的时候总是一笔一画地认真写板书,字迹工整清晰,有时候板书较多的时候,他总是一次次擦干净写过的黑板,接着一丝不苟地继续为同学们讲课。老师认真的态度一直影响着齐新杰,这是老师交给她最宝贵的知识。而对于大学生活的缺失,她颇有遗憾地说道:“当时只想着读书,本来可以加入校广播台的,但错失了机会。如果再回到校园生活,肯定会去尝试一下丰富的课余活动。”

当谈到大学的理想时,齐新杰微笑着说:“那个年代,我们都很珍惜读书的时光,觉得读书是最好的事情。所以我当时想一直读下去,读硕士,然后读博士,享受最美的大学生活,将读书作为自己的一段重要人生经历。”而她当初对自己工作的规划是进入国家机关,能够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,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然而事与愿违。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大学毕业生还是分配工作,有人庆幸不用自己费力找工作,有人接受了自己可能并不那么喜欢的工作,而齐新杰却又做出了全然不同的选择。毕业后,她被分配留校做行政秘书。就像曾经意识到自己不喜欢机械设计一样,这次,她也没有因为这份工作在别人看起来很不错,就坦然接受。她说,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。于是,她靠自己找到了另一份工作——在一家小型的服装厂的管理办公室工作。虽然这家企业起点较低,但由于她是这个企业里唯一的大学生,所以很受重用。齐新杰没有遇到太多初入职场的尴尬与不适,顺利地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。但是由于企业规模较小,发展空间有限,三年后,齐新杰还是离开了服装厂,通过考试进入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,实现了当年的理想。齐新杰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如鱼得水,在这个领域里也渐渐做出了自己的成绩。她参与过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的不少调研项目,在这份岗位上尽了自己的一份力。

虽然齐新杰在学校并没有接触过计划生育的相关知识,但她认为做好这项工作需要的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、综合决策的能力以及沟通协调的能力。专业知识的暂时缺乏并不是关键,拥有优秀的思维能力一样可以做好不熟悉的工作。

齐新杰在国家机关的这么多年,感受着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,也深刻体会到国家所需的是复合型人才,特别是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人才。她认为刚毕业的年轻人不要怕吃苦,要在经历很多的碰壁、挫折后,才能快速成长。在如今的社会形势下,年轻人能够有条件实现更多的梦想。“趁年轻的时候去追逐梦想。”这是她对如今大学生的真诚寄语。

“母校的感觉是亲切的、温暖的,有故乡的感觉。母校越来越好,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是我最大的愿望。”齐新杰在谈话结束的时候,饱含感情地祝福母校。

记者手记

初见齐新杰是在她办公室,简单的短发、端庄的衣着以及爽朗的声音令人印象深刻。在交谈过程中,我很认同她提到的社会责任与奉献精神。如今的大多数年轻人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,往往以自我为中心,索取意识浓厚,奉献意识薄弱,对于社会责任的承担意识也会相对薄弱,而齐女士的大学时期正是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几年,作为同时经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的人,会比现在的年轻人更多一份社会责任感,更懂得奉献与感恩。



采访记者:新闻132 许佳楠

指导老师:罗昶


Baidu
sogou